电话:0579-85415333
电话:0579-85415444
电话:0579-85415525
电话:0579-85415888
电话:0579-85415568
“以前要靠人工去监测、管理订单,效率可想而知,成本也较高,运用互联网后大大减少甚至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无效劳动和资源浪费。”“高普服饰”董事长朱智慧不出办公室,就能掌握企业运转的各个环节,这得益于去年企业全面导入ERP系统,运用“互联网+”将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有机集成,实现业务流程化、数据精确化、操作标准化。
“高普服饰”和客户供应链全流程信息化打通后,可以实时掌握每个订单的生产进度,完工后每个工序、生产环节都能追溯。目前,该公司电商业务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增加,每月打样出品帽子3000顶以上,下一步计划运用大数据采集分析对产品创新提供支撑。
像“高普服饰”一样,义乌众多工业企业正在积极探索与互联网结合的途径,寻求“互联网+”时代下的“破局”与“转型”,力争在经济新常态下找到下一个“风口”。
搭上互联网快车,棒杰公司的300多套自控机器成为“会思考的机器”。奥秘就在于机器里植入了一块小小的芯片,拥有了“智能芯”。“企业的订单、产能等信息直接与每台机器连接,以前排班要靠人工,现在每台机器可自动排班,一旦发生故障机器也会自动排查。”棒杰公司信息部负责人说,从理论上讲一个人通过平台可以操控300多台机器,客户也可通过系统随时查询订单流程,生产状态实现“现场直播”。公司也踏上了加速产业链整合升级的步伐,通过互联网营销,推出个性化定制“一厂万店行”综合解决方案,从生产车间直接将产品提供给终端零售商,走上“互联网+内衣”商业模式。
“宝娜丝袜业”则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工厂”,优化研发与设计、生产与制造、营销与服务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对外发掘更多的订单,对内最优化生产。公司财务负责人说,目前“技联网”正在测试中,今后每台机器什么时候断针断线这样的事都能自动完成。同时,“宝娜丝袜业”还强势进入微商,实现电商营销的全覆盖。公司正计划推出企业APP,通过APP可以将所有零散的订单集成到工厂,顾客消费突破了时间、空间、地域限制,让制造业与互联网的结合碰出最大火花。
有着20多年历史的贝克曼集团3年前邂逅“互联网+”,通过利用互联网,链接用户、实体门店、设计师和供应链,构建企业与消费者面对面的个性化定制平台,用“互联网思维”卖服装。企业通过互联网,将大量分散、个性化的顾客需求数据转换成生产数据,使传统生产线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用“互联网+”的模式让传统产业放出异彩。
从“宝娜丝”打造“智慧工厂”,“棒杰”、“高普”运用“互联网+”打通全供应链,到“贝克曼”邂逅“互联网+”,义乌工业企业拥抱互联网的热情不断高涨,站在“互联网+”风口,互联网与义乌传统产业融合带来的“芯”变化,让人无限遐想。(转载自《义乌商报》商报记者 蒲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