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热线

电话:0579-85415333

客服热线

电话:0579-85415444

广告服务

电话:0579-85415525

酒店预订

电话:0579-85415888

展品寄存

电话:0579-85415568

本地要闻

听浙江大学专家说“工业4.0”

来源:中国(义乌)文交会 作者:蒲国富 发布时间:2015-07-22 收藏】 【打印】 【关闭
    日前,义乌800多家骨干企业的负责人集体走进“课堂”,将目光投向了“工业4.0、机器换人、智能制造、两化融合”,探索制造“智变”的良方。

  那么,“机器换人”从何入手?什么情况下可以“机器换人”?负责承办这次活动的义乌市企业联合会、浙江大学义乌育成中心就是希望为企业送上开启智慧的钥匙。

  这次活动的授课人是浙江大学校长助理、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世强教授,他研制的扫地机器人已升级到第7代,并走进千家万户,是我国销量最大的机器人。通过朱世强的演讲,一幅“工业4.0”的画卷在企业家的脑海中徐徐展开。

  机器人时代大潮奔涌而来

  制造业发展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四个阶段,当前新型工业化的浪潮正在颠覆传统制造方式,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已经走进各行各业,机器人在工业领域被大量使用才成就了现代工业。机器人一方面在深刻地改变世界;另一方面,随时可能诞生新的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大企业将成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引擎之一,如谷歌、百度、富士康、三一重工等都竞相推出了机器人项目计划。未来,工业机器人将是发展主角,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特种机器人将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

  “目前,‘机器换人’已成社会共识,但有效的推进手段并不多,多方协同的工作体系尚未完全构建起来,实践中失败的或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案例不少。”朱世强说,政府、企业、高校、设备商仍面临着各自的问题。企业面临着“机器换人”不知从何下手、设备在哪等问题;高校面临技术很先进,但一遇到具体任务就觉得使不上劲等问题;政府面临抓手不多、培养装备产业的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设备商面临着到处是市场,却怎么也抓不到手的问题。

  “政府、企业都需要清楚实施‘机器换人’的目的是什么。”朱世强解释说,对企业来说,通过“机器换人”可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提升形象;对政府来说,通过较多企业实施“机器换人”能提升现有企业竞争力,培育新的产业,最终改善社会就业结构,提升社会品质。

  企业如何实施“机器换人”

  朱世强对企业在“机器换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答。他说,很多企业的心态是,只想着要现成的设备,最好是今天投入明天就能挣钱。有些企业则认为“机器换人”只是装备问题,对工艺改造、人员、管理提升缺乏系统的整体推进理念。还有一些企业对“机器换人”的成本因素考虑较多,对企业长远竞争力的因素考虑较少。

  对于不少中小企业来说,产品品种多,不少设备要研发,导致周期长、成本高,产品更新快,市场销售不稳定,“机器换人”风险就比较大。所以,“机器换人”不是简单地买设备,要与企业长远发展规划、管理方式的转变、人员素质的提升等结合起来。从设备制造商的角度来说,很多企业感觉“到处都是市场”,但是一些业务又抓不住,“吃不下”一些用户提出的单子。

  因此,他鼓励企业与政府部门、研发单位走联盟发展道路,以系统的理念走“机器换人”道路。朱世强说,系统集成商、设备供应商、技术研发机构和用户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尽量抛弃一家“独吃”的想法,开展紧密合作。从行业调研分析着手,对现有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进行全面梳理;对用户的生产工艺、现有装备和人员、管理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包括工艺流程改造、设备选型、生产管理和人员培训等。针对浙江经济特点,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行业,做一批示范工程,研发一批针对不同行业的基础装备和基础技术,如灵活、高效和安全的重物搬运装备。

  另外,还可以创新商业模式,比如通过设备租赁,行业龙头企业从设备应用商转换到设备制造商,设备制造商与大型客户结成共同体等推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转自《义乌商报》 作者:蒲国富)